互联网+残疾人就业 为残疾人就业打开无障碍通道

互联网+残疾人就业 为残疾人就业打开无障碍通道
5月21日是第27个“全国助残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互联网时代,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一大趋势。
日前,在华油北勘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正式揭牌,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拓展“互联网+残疾人就业”模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为残疾人实岗就业、岗前培训、互联网居家就业、多元化就业等奠定基础。“互联网+”正在为残疾人就业打开一条无障碍通道,让他们可以张开双臂拥抱外面的广阔世界。
不到8个月
141名残疾人找到“饭碗”
5月15日上午9点,太阳驱散了晨风中的一抹清凉,广阳区万庄镇的华油北勘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内,气氛逐渐热烈起来。这一天,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正式揭牌,来自廊坊市各县(市、区)的50多位残疾人,克服身体的不便,有的搭乘公交,有的由家人护送,赶到现场,见证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的一刻——正是这个孵化园给了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让他们突破了残疾造成的障碍,生命价值得到认可。
大厅里20多个工作位座无虚席,有人从别处搬来几张椅子,有的人就坐在轮椅上,每台电脑前都围着三五个人——平时多数人都是在家工作,好不容易有机会见了面,他们忍不住要互相探讨一下业务。
目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萝卜外包”这个互联网人力外包服务平台,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招聘服务。如何在平台上筛选简历,怎样与客户沟通,电话回访要把握哪些技巧……虽然每个人此前都已经通过视频教程接受过相关培训,但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们探讨得相当热烈。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写在他们脸上,每个人都显得生气勃勃。
说起这个孵化园,就不能不提到李平,他是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也是备受众人钦佩爱戴的“李大哥”。去年7月,李平参加市残联一次培训时,偶然认识了一位网络工程师。在两人的交谈中,李平就萌生了创办这个孵化园的想法,希望通过“互联网+”帮助残疾人就业。同年9月,在廊坊市残联、广阳区残联以及华油北勘社区的支持下,华油北勘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与北京神州飞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的神州数码集团、去哪儿网等20多家互联网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创建了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
如今,历经近8个月,已有141名残疾人通过孵化园与北京的互联网企业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协议,顺利就业。据了解,这141名残疾人主要来自京津周边,包括廊坊、秦皇岛、沧州、保定、石家庄等,其中廊坊地区共计128人,且绝大多数是重度残疾人。他们通过在孵化园开展网上学习、实岗培训,就可以在家里或社区依靠互联网完成企业交付的工作量。
“有了工作,我们就有了飞翔的翅膀……”
张辉,是第一批通过孵化园实现就业的残疾人之一。他面容清朗,举止斯文。李平说:“这小伙子是个高材生,要不是突然生病耽误了,准是能考上清华、北大的‘苗子’。”
张辉出生于1980年,父母都是石油工人。1997年,正读高一的张辉突患强直性脊柱炎,随着病情加重,高三那年他不得不休学。卧病在家10多年,直到2014年夏天接受手术后,身体有所好转,张辉才终于有机会走出家门。
2015年,张辉在市残联开办的培训班学习了一些比较基础的电脑技术,之后在安次区工业园内一家企业找到一份工作。离家十多公里,张辉每天骑三轮车往返,他说:“这也算是被动锻炼了,就是有时候会腰疼。”
去年10月,孵化园刚创建不久,张辉就因为技术基础不错,被李平邀请加入。没过多久,他便和神州数码集团顺利签订了劳动合同。
除了张辉,有不少残疾人是通过孵化园才实现了首次就业。
周立红是一名“90后”姑娘,家住香河。虽然还很年轻,但她已经为未来做了一次又一次艰辛的尝试。先是开网店,后来,她想学美工设计,希望凭着一技之长能找到一份工作。父母都不看好,她就拿开网店的收入自己凑学费。好不容易学费凑齐了,技术也学成了,她几乎跑遍了香河所有的广告公司,却没有一家公司肯录用她,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后来,她还学过美甲技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直到去年10月底,周立红通过孵化园与莱姆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约,才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前几天,周立红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孵化园。她说,孵化园提供的食宿环境都非常好,洗漱间、电梯都是无障碍的。为了把技术掌握得更扎实,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她决定接下来要在孵化园工作、生活一段时间。
今年45岁的王永彬,家住安次区,因为行动不便,好几十年一直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2014年,她参加市残联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了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能获得一些收入,她开起了网店。去年10月,她通过孵化园与神州数码集团签订了劳动合同,后来又通过在孵化园学习工作,认识了不少朋友。
“互联网让我们的世界变大了,我们不再‘坐井观天’,可以和健全人共同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王永彬说,很多残疾人朋友起网名的时候会用到“断翅的小鸟”,但是现在,有了工作,我们就像有了翅膀,可以尽情地飞翔。她说:“我现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能分担一部分家庭责任,这让我感到很知足、很幸福。”
只要有舞台,残疾人也能创造非凡价值
“去年10月底,孵化园创建还没过多久,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残疾人朋友张国玲的电话,她兴奋中带着哽咽地对我说:‘40多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拿到工资……’”李平说,就凭这句话,他为创建这个孵化园付出再多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李平因为幼年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发育不良,肌肉萎缩。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上学时就成绩优秀,乐于助人,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毕业后,他不仅自立自强,还带领一大批残疾人共同创业。
1997年,李平带领27位残疾人开办了一家毛衣编织厂。本来经营得很不错,谁料第二年赶上金融危机,与他们合作的一家韩国工厂倒闭了。那家工厂还拖欠着李平他们约70万元的货款,老板却不知所踪。毛衣编织厂本来就是众人集资办的,遭受这样的损失后实在难以为继。为了不让大家吃亏,李平独自承担了全部损失,用了14年将债务还清。此举更是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敬重,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找到他寻求帮助。
2010年,在华北油田华兴服务处工会的支持下,华兴服务处常委会为矿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无偿提供了一块场地,以及部分钢材和砖瓦,李平就带领几位残疾人在这里开起了修车、洗车店。由于经营得当,影响越来越大,后来,便在此基础上建成了华油北勘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为更多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技能培训和工作机会。
一路走来,李平深知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不易。“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残疾人都比一般人更不怕苦、不怕累,更努力求上进,其中也不乏心灵手巧、拥有一技之长者,遗憾的是,因为身体原因,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李平说,曾经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这种现状,对于残疾人来说,它打造出了一片无障碍场所,身体的不便不再是无法挣脱的束缚。互联网消除了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甚至消除了偏见与歧视,让残疾人有机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李平说,只要拥有了舞台,残疾人也能创造出非凡的价值。
目前,通过孵化园实现就业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岗位,但是未来,他们的目标不止于此。李平曾经注意到,国外有些高级网络工程师就是残疾人,他希望将来通过孵化园能培养出一批“高精尖”人才。他说:“孵化园现在有十几名残疾人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底子比较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孵化园能培养出我们的‘高级工程师’。”当然,有了目标还得循序渐进,李平说,他计划先用一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个或多个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招聘尖兵,让更多企业重视残疾人的社会价值。
“互联网+”为残疾人就业做加法
北京神州飞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萝卜外包项目总负责人章鹏说,“互联网+”就业是大势所趋。在这个领域,残疾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灵活就业,通过自强奋斗,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获取尊严和希望。
章鹏表示,萝卜外包平台将会投入更多资源来辅助残疾人就业和培训,他代表公司承诺,未来5年,将为残疾人提供3000个云招聘就业岗位和1万次在线培训机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有力支持。他说:“我相信,‘互联网+’将是残疾人抗争不幸和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市残联副理事长王法会介绍,目前,残疾人就业有三个主要渠道: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经济组织中按比例就业;在福利企业及一些非福利企业中集中就业;机动灵活的分散就业。他说,互联网时代为残疾人就业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尤其对于一些重度残疾人士来说,为他们提供了更为难得的就业机会。2016年以来,为顺应时代发展,市残联开始力推残疾人互联网就业。近两年,在市残联组织的技能培训中,互联网培训占了大部分,与此同时,残疾人互联网就业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王法会说,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尝试用企业项目孵化器的理念和机制帮助扶持残疾人创业发展,通过引入一些具备培养前景、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残疾人创业项目及团队,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使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成长,能够走向社会,发展壮大,这是一项重要的创新之举。各级残联组织会按照政策规定,给予其必要的支持,提供周到的服务,并注重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推进残疾人培训、就业一体化,支持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帮助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